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吳楚兩地建築文化對比分析

  對吳楚兩地建築文化進行比較,吳建築文化特色依舊在傳統街巷、園林、樓閣亭榭中沉澱,新的江南特色建築在積極探索之中,然而經過幾千年東西南北的文化交流,楚地文化已變得個性越來越不鮮明了。此外建築文化在交融中發展,在追尋本地地域建築文化的同時也可從他地建築文化中得到借鑒與啟發,從而加深對本地建築文化的認識和理解。

  從地域範圍而言,楚地一般指以今漢水流域為中心北抵方城、南至衡、西起夔、東抵鄂的廣大地區,包括今湖南、湖北大部分地區;吳地指長江下游以南、杭州以北、常州以東環太湖周圍地域。

  以黃河流域為中心的北方木骨泥牆體系建築文化與以長江中下游為中心的南方幹欄體系建築文化是中國建築文化之兩大源頭,中國北方地勢平坦、文化容易交流,建築文化也易具有共性,而南方多山水阻隔,文化易單獨發展而形成一個個自具特色的文化龕。歷史學家將太湖流域的“吳”文化與長江中游的“楚”文化和錢江流域的“越”文化相並列為長江中下游三個具有代表性的地域文化。

  和黃河一樣,長江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古人有詩雲:“君住長江頭,我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詩中兩人雖分隔兩地,然而有長江將兩人緊緊聯繫,串起“我”與“君”之日日相思;“楚”建築文化居長江頭,“吳”建築文化居長江尾,同一條江孕育著不同性格的建築文化,瞭解其魅力,分析其聯繫,尋找其差異總是能引起人們的濃厚興趣的。

  建築作為文化的一面鏡子亦具有各自文化之烙印。縱觀吳楚兩地建築文化史,從遙遠的新石器時代到近現代,雖然在源源不斷地匯入來自中原的文化活水,但體現本土精神的主流建築文化始終在延續,未曾中斷,本文試將“吳”“楚”建築文化進行對比以反觀地域文化對建築之影響、加深對吳地建築文化之認識。然而吳楚兩地各有自身複雜之歷史地理狀況,建築也並非勻質分佈、特徵明顯、分野清楚,比較也只能是粗略的、草簡的、“見林不見樹”的。

  1、天人合一:吳建築與自然高度和諧,楚建築與自然詩意共處

  作為中國哲學的基本精神,“天人合一”的思想貫穿於吳楚兩地的建築文化之中。

  吳地氣候適宜、平川廣野、山青水秀、河流湖泊眾多,自然條件優越。自然的恩賜加上人工的匠心成就了有機和諧的景觀環境。

  吳地建築從區域的開拓到城市的締造,到園林名勝的經營,到建築群體、各類建築的佈置,乃至建築小品的點綴,都十分注意自然與人工的融合。如吳城的規劃設計十分注意物質環境與自然環境的有機統一,城外的山水名勝,從縱向的佛塔的制高點,到橫向的河路走向,與城中佛塔、城樓、宮殿等高大建築所形成的天際輪廓線和水準河網的聯繫均有周密的考慮。建城者早已胸有成竹,立意城裏城外,自然人工形成有機的統一。

  吳地古典園林中建築與自然環境的高度聯繫與統一更是登峰造極。取於自然,高於自然。雖由人作,宛自天開,人們對自然巧為利用,又賦予其豐富的文化內涵,情、景、意合成為一個有機整體。

  楚地多水多山,氣候潮濕,夏季溫度偏高,全年風量小,楚地建築必須注重通風,通常為獨立的散點式建築。楚建築也講求“天人合一”,這種天人合一根植於人類本性,洋溢著大自然的盎然生機,顯得淳樸、自在、帶有原始野性。看楚民居有漫不經心地撒落在山林之中的、也有線性排列於水岸邊的,佈局自然而隨意,並不追求對自然的理性駕馭,建築與建築的關係似乎是偶然的,而不是必然的,建築空間隨意組合,建築體塊直率碰撞。建於斜坡的建築,並不先將基地整平,而是將房屋懸挑於山坡,下麵用樹杆支撐,是為吊腳樓,吊腳隨隨便便墊幾個石塊,處處洋溢野性之美。

  2 風格: 吳建築精緻細膩、楚建築質樸簡潔

  吳地街道多為尺度窄小的水街小巷,人們印象中是精巧纖柔的小橋流水人家或蜿蜒曲折之雨巷,園林規模也甚小,如蘇州師儉堂在一塊240平方米的錐形三角形地塊裏建了一個包括亭臺樓閣,遊廊假山,下有山洞,上有半亭,高低錯落的有致園林。園林建築纖細玲瓏、比例適度、風格清雅秀麗。園林中的山石、池水、植物、建築無不精心設計,吳地建築的單體設計亦極為精細,建築尺度不大,注重細部,大木作嚴謹而小木作華美,建築的雀替和柱頭等部位往往是裝飾的重點,廊廡、亭子、欄杆、臺階無不精心推敲,文章做足。建築細部處理尤其精緻,蘇式門樓造型優美,做工精細,雕刻華麗的程度幾乎成為工藝品,決非他處門樓所能匹敵。屋頂之屋脊裝飾豐富細膩,嫩戧發戧曲線層層伸出,漸漸收斂,伸入空中,顯得玲瓏剔透,遠比楚地的翼角來得輕聳、靈巧、曲勢優美。室內外的石雕、磚雕、木雌、竹雕,做工精細、造型生動,具有清麗靈秀的地方特色。室內傢俱設計亦獨具特色,其風格概括起來,可用“簡”、“線”、“精”、“雅”四字表述設計精巧,做工精細、氣韻雅重、整體和諧,其高超構思與技藝堪稱江南一絕。

  相比之下,楚地建築顯得質樸簡單,例如湘西鄂西少數民族民居:建築主體平面一般為三開間,四進深,以堂屋為中心,堂屋又以火塘為中心。主體結構相對規整,四周根據功能需要加批廈,批廈的形狀、位置、大小皆不拘一格。建築屋頂均為懸山,一般為小青瓦屋頂,整個屋面只用瓦片這一種材料,屋脊為瓦片層疊成,有大約3寸的生起,中部及兩端稍作變化,中部用瓦片疊成品字形,兩端略微曲線起翹,不似吳地民居屋面構成元素多種且花樣眾多,更顯得簡樸、輕靈,有飛動之美,也有用杉樹皮屋頂的,部分建築位於夯土層,部分懸挑於河邊或坡地,下麵豎木柱支撐,木柱亦不構成嚴謹柱網,而是或高或低,自由散漫,下麵亦無漢族常用的精美之柱礎,往往墊上幾塊形狀不規則的石塊,便把所有負荷都交給它了。材料一般為杉木,材料皆袒露其原生質地。整個建築所洋溢著的自在的浪漫氣息。

  3、“尚水”——吳建築淡雅素淨,“崇火”——楚建築重色重裝飾

  吳地自古被稱為“水鄉”,吳地人藉水為生,宋人蘇舜欽有“吳儂水為命”之詩句,吳文化是尚水的文化:吳地荊蠻民族的圖騰是龍,龍是水族的首領,大禹治水在吳,伍子胥開胥溪在吳,範蠡開蠡河在吳,夫差開邗江在吳,三國時代,孫權的水師所向披靡,成為赤壁之戰破曹的主力。建築亦如水:陰柔、恬靜、精靈婉約。

  吳地山青水秀,且因朝夕晨昏之異,風雪雨霧之變,春夏秋冬之殊,呈現出不同的氣象景觀,建築有此優美豐富自然景色來陪襯,自不必喧鬧。故吳地建築用色崇尚淡雅,以黑、白、灰系列色為主,“畫棟雕樑徒眩眼目,竹籬茅舍引人遐思。”庭園佈局雅致疏朗,建築造型雅逸俊秀,室內裝修雅淡明快,傢俱陳設雅潔大方。城內的邸宅、寺廟、店鋪無不濃具“雅”風。蘇州的傳統建築不僅在空間佈局,立面造型,裝修細部,庭院綠化,山石小品,匾聯額題,精雅素愚。而且在建築色彩上也極其高雅。白色的牆、黑色的瓦、灰色的磚、栗色的木裝修,整個色調溫柔素淨、娟美精雅,形成吳地建築文化的重要風格。當地建築材料為建築外貌圈定了淡雅的基色調,太湖流域多為水鄉澤國,再加上江南多雨,煙雨江南霧朦朧的天氣作為建築背景,自然與建築形成一幅恬雅靜謐水墨畫。

  楚地崇火崇鳳拜日尚赤好巫。楚之祖先祝融為火神兼雷神,鳳凰為火之所生。楚地的圖騰是鳳,湘西有命名為“鳳凰”的古城。楚建築的裝飾亦喜歡以鳳為主題。楚地民風信巫鬼,重祭祀,建築用色豐富,色彩豔麗。《楚辭·招魂》中:“網戶朱綴、刻方連些。”“仰光刻桷,畫龍蛇些。” “翡圍翠帳,飾高堂些。”“紅壁沙版,玄玉梁些”講的便是室內裝飾, 首先是朱紅色的大門,上面鏤著精緻的方形網格,進門以後是紅紅綠綠的帷帳裝飾著廳堂,最後見四壁塗著赤紅的顏色,頂上是漆黑如玉的房梁。短短的一段流程,其色彩何其豐富。尤其是紅色,是楚人一貫之所愛,閃為紅色是火的顏色,此外還有黑色和黃色,紅黑黃三色的搭配是在楚地出土的漆器的主要顏色。《國語.楚語上》記伍舉說,靈王所築章華臺有“彤鏤”之美。韋昭注雲:“彤,謂丹楹。”可見,著名的章華臺就是以紅色為主。

  4、文化心理:吳建築內斂、實用、重人性化,楚建築浪漫、誇張、善想像

  建築亦是人們文化心理的體現。

  吳地自古經濟富裕、生活安逸、人情風雅、文化氛圍濃郁,多出文人;楚地自古多戰爭衝突,多出革命志士;吳人善享受,重生活,楚人重理想,重浪漫;吳人性情如水:溫和恬靜、多愁善感,政治上趨向偏安無為,而楚人性情如跳躍的火焰,熱烈奔放,火爆脾氣、容易衝動、喜革命。吳人喜甜,楚人嗜辣。

  吳地建築多精心設計,處處體現對人的體貼,對現實美好生活的追求,小小庭院,千般經營,無非想營造出“人間天堂”的美好環境,目的在於適於居住、方便生活、增加生氣、頤養性情,在於物質精神之享受。裝飾多為花鳥蟲魚,民間故事,梅蘭松竹等。園林多題額、楹聯、字畫。體現較高的文化品味與審美情趣。

  吳地建築內斂,建築外表平淡,功夫下在院牆內,蘇州退思園為了掩蓋園中的半亭,院牆也隨亭子增高,人從牆外看不出與普通民居的不同。只為追求此一方天地的清幽寧靜。

  楚人信鬼好巫,喜浪漫、好想像,《楚辭·湘夫人》有辭 雲 :“築室兮水中,葺之兮荷蓋。蓀壁兮紫壇,播芳椒兮成堂。桂棟兮蘭,辛夷楣兮藥房。罔薜荔兮為帷,擗蕙兮既張。”在水中蓋房,以荷葉蓋頂,房屋蓋得很浪漫,草木花卉構成了安樂窩。

  楚人喜高臺重簷,喜空靈,喜誇張。《楚辭·招魂》:“高堂邃宇,檻層軒些,層臺累榭,臨高山些”。楚人築臺追求高峻,以縱目遠望,楚人修榭追求空靈,以澄懷遠目,而且在建造中還有層臺累榭的特點,這一點為後來的南方園林所繼承。唐宋時期,楚地就有號稱三大名樓中的黃鶴樓和岳陽樓。黃鶴樓 “臺閣廡廊,錯落有致,高階遏雲,危簷欲飛,紅樓金瓦,朱欄粉堞”雖多為中原建築的形制,其中依稀可見楚建築之影子。岳陽樓,屋頂陡峭,顏色豔麗,翼角起翹誇張,帶有楚文化的濃重烙印。

  5、結語

  隨著千城一面造成的單調乏味和對城市傳統建築文化的破壞,人們越來越認識到地域建築文化的重要性。吳建築文化特色依舊在傳統街巷、園林、樓閣亭榭中沉澱,新的江南特色建築在積極探索之中,然而經過幾千年東西南北的文化交流,楚地文化已變得個性越來越不鮮明了。談及楚建築,似乎也是海客談瀛州,煙波茫茫實難求。然而無論是繼承何種建築文化,都應避免硬性模仿,不用飛簷翼角,現代材料也能營造煙雨朦朦之夢裏水鄉,未曾見過高臺重簷的楚建築,尚可將楚文化的自由浪漫、大膽想像、處處體現生命運動之活力等特徵在建築創作中表達,是否也可以讓現代建築平庸刻板之大局做些許改觀?此外建築文化在交融中發展,在追尋本地地域建築文化的同時也可從他地建築文化中得到借鑒與啟發,從而加深對本地建築文化的認識和理解。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