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曦影視論壇's Archiver

ertebewwr1526 發表於 2012-11-27 09:38

《藝術家》影評:質樸的光影聲色傳遞完美的感動

在電影拍攝技術不斷推陳出新的當下,影片《藝術家》的面世,著實給了眼下風靡的3D電影提出了強有力的警示。這部成功的法國電影實際上就是在用質樸的光影聲色傳遞著一種難能可貴的語言,將一種全新的觀感帶給每一位觀眾,它用最簡單的方式帶著觀眾穿越到了別樣的光影世界中,他的成功不單單是一次有關藝術的完勝,更是邁克爾·哈紮納維希烏斯交出的最完美的成績單。
  
  影片《藝術家》雖然源於法國,但它卻用鮮活的事實向我們闡述著一個關於好萊塢的故事。1927年,一個具有時代意義的年份,當時有聲電影剛剛起步,也升級延續了很長一段時間的默片逐漸消亡的過度階段。我們都知道,作為引領全球默片電影轉向有聲電影的三大國家之一的美國,在那樣的一段特殊時期,對於一些鍾愛默片的演員們來說,他(她)們只有在無聲的世界中才能體現自己的價值,這種慣性讓他們將自己死死地困住,風光一時的喬治也在電影變革和經濟大蕭條的雙重打擊下,一蹶不振,值得慶倖的是,喬治在眾多粉絲的幫助下,慢慢走出了低谷,重新以全新的面貌回到了大銀幕,從此刮起了強勁的風潮。
  
  這部電影在幾近完美的格調下會讓人產生些許穿越的錯覺,這樣的感受是它帶給我們最直觀的印象。其次就是影片不容置疑的真實性,就算在後期製作方面有意處理而成的黑白電影效果,也絲毫沒有影響到大家對它的褒獎,邁克爾極力的在很多方面讓影片還原了20世紀20年代末,30年代初好萊塢電影的第一個重要時期。在表現形式上,他採用了大手筆的灰色調,無論從任何角度來看,這部影片都毫無瑕疵;在故事情節上,故意簡化的人物設置和情節鋪排,刻意地綜合了當時一些主流影片的類型,就連在道具、服裝等一些特定的細節上都還原了當時的原始風貌,這些處理都讓影片無論是在藝術訴求還是商業訴求上都十分完美的結合在了一起。
  
  誠然,這部電影並非是我們想像的那麼藝術,但是我們都不曾為此而失望,或許是它的形式大過於了情感,一些內在的氛圍沒有傳遞出本真的效果。然而,復古作為一種勢不可擋趨勢,一部電影的看點並單單在於它擁有多麼讓人情緒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也不在於電影本應多麼的高深莫測,對於眾多曲高和寡,喜歡研究,喜歡爭論的人們來講,的確還是有很多談資的。但是,並不是所有人都能拍出來一部有人說優秀並為之癡迷的作品的,無論在哪個國度都一樣,一部作品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勾起一種懷舊的思緒,能夠傳遞出來一個時代的聲音,這就是成功。電影《藝術家》所表現出來的藝術其實並不是集中在那些拿捏精准的攝影上,它並不“花哨”,甚至略顯單調。電影拍攝技術的革新逐漸有所創新,這是皆大歡喜的好事情,但是倘若一味的追求技術的“高端繁華”,勢必就要影響“一大片”了。如果忘卻了過於追求藝術是對一部優秀電影的摧殘,如果我們再深入地去研究一下這個問題,我們終究都會發現原來這部《藝術家》是多麼的高明,極簡主義的《藝術家》竟然不知不覺地為當下電影打了一劑強心劑,它在有意打破了時間的隔閡之後,用最古舊的手法卻還原了電影作為一門藝術存在的意義,它的成功才是最讓人欣喜和動容的地方。
  
  沒有人會相信一個沒有臺詞的演員會吸引著每一個觀眾,《藝術家》中的讓·杜雅爾丹做到了。他沒有任何臺詞,就單單靠一些零零碎碎的動作和表情,卻十分精准的拿捏了默片的表演精髓,無聲、睿智、幽默、深層……他的表演讓這部充滿了懷舊氣氛的電影錦上添花,同時也在用這種獨特的方式還原了電影表演的最原始的本質含義。
  
  這部影片在簡單的故事情節背後,隱藏著一段複雜、動人的情感糾葛,它並不是一部黑白默片這麼單純,它所帶給我們的是電影工業的發展對世界、對個人的影響,影片把一個成功的製作人對電影情感轉化成一種懷舊的形式,像一杯下午茶一樣,逐漸把我們引領進一個耳目一新的世界,為了這種高雅的格調,每個人都發自內心地沉醉。

頁: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7.0.0  © 2001-2009 Comsenz Inc.